每個月算薪水的時候,你也常常被一大堆薪資項目弄得頭昏眼花嗎?萬一一個不小心把免稅薪資當成應稅薪資項目算,到了年底要準備替同仁申報所得稅的時候,要從頭開始一一檢查,真的是耗時又費力啊......
不過別擔心,今天就來幫你一次搞懂台灣薪資所得稅的眉眉角角,也幫你準備了再也不怕弄錯的好工具,可以大幅減輕你年底申報的時間(還有痛苦^^),馬上來看看吧!
哪些薪資項目免稅?三大類薪資科目一次看
想要搞懂應稅薪資怎麼算,首先要知道哪些薪資項目是免稅的。根據所得稅法規定,薪資免稅項目主要分為三大類,每一類都有其特定的定義和適用條件。
免稅薪資項目
在日常薪資結構中,有許多項目是可以享有免稅優惠的。這些薪資免稅項目就像是薪資裡的「免死金牌」,只要符合法定條件和金額限制,都不用擔心被課稅!
主要薪資免稅項目包括:
- 伙食津貼:每月免稅額度最高 3,000 元(含加班誤餐費,延伸閱讀:伙食費算薪資嗎?十大 QA 一次看)。
- 差旅費:因公出差的交通費、住宿費。
- 日支費:包含常見的零用金,或是在於員工出差期間的支出補貼。
- 加班費:每月 46 小時內的加班費免列入薪資所得,符合相關規定者甚至可達 54 小時。
- 假日工資:包含在國定假日、例假日、特休,以及經主管機關認定屬天然災害(例如颱風假)出勤領取的工資,每日 8 時小時內免稅。
- 特休未休換現金:依勞基法規定給予的特休未休工資。
- 訓練費:依據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 86-1 條,包含往來受訓地點的交通費、繳交給訓練機構的費用、教材費、參加檢定的費用......等,都可以認列為公司年度的「職業訓練費或差額」支出,也就不需要算在員工的所得稅當中。
- 可認列為職工福利之科目:
- 職業專用服裝費:例如制服或其他工作必須的服裝。
- 健康檢查費:要注意,這邊不包含員工報到時的「體格檢查」的費用哦!只有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 81 條第五項、第八項,可以被認列為職工福利的一般體檢、特殊體檢才算。

免稅退職所得
員工的退休金規劃也有相當優惠的免稅措施,這部分對於員工長期職涯規劃非常重要,應該也會是 HR 常常被問到的地方,一起來看看吧:
哪些收入屬於「免稅退職所得」?
根據財政部與勞基法規定,下列項目在符合條件下可免納所得稅:
- 退休金:包括勞基法第 53 至 55 條的舊制退休金,以及勞工退休金條例第 24 條所發給的新制退休金,都屬免稅範圍。(延伸閱讀:退休金懶人包:勞退跟勞保不一樣?!勞工退休金新舊制退休條件、給付方式一次看)
- 退職或離職補償金:雇主基於補償性質所給付的退職或離職金,只要符合退職所得定義,原則上可享免稅待遇。
- 資遣費:依勞基法第 11 條或第 14 條資遣勞工時,給付的補償金屬退職所得。
- 預告工資:雇主未依勞基法第 16 條提前通知資遣時,所補發的預告工資也可視為免稅退職所得。
- 年資結算金:勞退新制上路後,有些企業會針對舊制年資進行結清,這筆「結算金」若符合特定條件,也能歸入退職所得免稅。
- 年金保險給付:若雇主為員工加保年金險,退休時所領的年金給付同樣視為退休金,可享免稅資格。
- 自提勞退金:勞工自願每月提撥最多 6% 薪資,做為自提退休金,依法可於綜所稅申報時全額扣除,屬另一類免稅項目。
另外,退職金的免稅額,會因為「領取方式不同」而有所差異。這邊當然也要順便跟大家一起看一下:
一次領取退職金:
- 若總額 不超過 18 萬元 × 服務年資,全數免稅。
- 若總額 介於 18 萬至 36.2 萬元 × 年資之間,超過部分只需課稅一半。
- 超過 36.2 萬元 × 年資 的金額,則 全數列入所得額課稅。
舉例來說:服務 10 年的員工,最多免稅額為 18 萬 × 10 年 = 180 萬元。若實際領取退職金為 250 萬元,則其中:
- 180 萬元免稅
- 70 萬元中只有 35 萬列入所得課稅
分期領取退職金:
- 每年總額不超過 78.1 萬元,可完全免稅。
- 超出部分,則需依一般所得申報。
一次與分期混合領取:
若員工領取方式包含一次金與分期金,則需依各部分分別計算其免稅額,再整體申報。
其他免稅項目
還有一些特殊性質的免稅項目,這些通常與特定的工作性質或法律規定有關:
其他免稅所得包括:
- 職業災害補償:因職業傷害給予的補償金,依據所得稅法第 4 條第 1 項第 3 款
- 員工團保費:公司為員工投保的團體保險費,若受益者為員工本人或他的家屬,依據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 83 條,每月有 2,000 元免稅額度。
- 遠洋漁業出海所得:這個大家應該比較少遇到,主要就是受僱於遠洋漁業的勞工,出海一次後所得的 ½ 可以免稅。
需要特別注意的是,這些免稅項目都有其適用的條件和金額限制,並不是無上限享有免稅優惠。例如伙食津貼從 2024 年(113 年)起調升免稅額度至至每月 3,000 元,超過的部分也還是得算在應稅的薪資所得哦!
薪資免稅科目要算勞健保、勞退的投保金額嗎?
這個問題真的很多人會搞混!答案是:要看項目而定。
需要計入投保金額的免稅項目有:加班費、未休假代金(沒修完的特休換成工資)、伙食費;而不需計入投保金額的免稅項目則包含:差旅費、零用金、退職所得(資遣費、退休金......等)。
記住一個原則:免所得稅不等於免勞健保,這兩個是不同的概念喔!
複雜計算交給專業薪資系統處理
看到這邊你是不是也覺得頭很痛?每個月都要算每位員工哪些薪資項目要算勞健保、哪些不用,真的很容易一個不小心出錯,相信因為這樣找專業的薪資外包服務,或導入薪資系統的人也不少。
如果使用 Swingvy 人事薪資系統,設定好規則後就能自動分類各項薪資科目的稅務性質,正確計算勞健保,產生符合法規的薪資明細,最重要的是能完全避免人為計算錯誤。這樣一來,就能把省下來時間花在更有價值的人資工作上,是不是有點心動!
加班費免稅每月限 54 小時?應稅加班費怎麼算
關於加班費所得稅,常常讓人搞不清楚到底是 46 小時還是 54 小時免稅。讓我們來釐清一下這個常見的困惑點。
根據現行規定,一般情況下加班費每月 46 小時內免稅,這是基本的免稅時數。但是,依據 107 年 3 月修正的勞基法第 32 條,經工會(無工會者則是經勞資雙方協議同意)每月可達 54 小時加班費免稅(不含國定假日、例假日、特休日加班時數),但每三個月不得超過 138 小時。
那麼應稅加班費要怎麼計算呢?其實概念很簡單,就像是先給你一個免稅的額度,超過的部分才需要繳稅。具體計算方式是先算出員工當月的總加班費,再扣除免稅額度(46 或 54 小時),剩餘的部分就是應稅加班費。
伙食費算薪資嗎?怎麼申報最划算
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要看你怎麼給員工伙食補助。根據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 88 條規定,每月 3,000元的伙食津貼是可以免所得稅的,但這裡面有一些眉角需要注意。
如果你的公司是直接提供便當給員工,或者設置員工餐廳讓大家用餐,這種實際供餐的方式通常比較不會有爭議。但如果是直接給員工現金當作伙食津貼,最好是確保這筆錢確實是用於伙食用途,並且要有明確的憑證和用途說明。
最划算的申報方式是什麼?當然是充分利用這個 3,000 元的免稅額度!不過要記住,雖然這筆錢免所得稅,但在計算勞健保投保金額時還是要算進去的。另外,如果超過 3,000 元,超過的部分就必須併入薪資所得課稅,所以在設計員工福利時要特別留意這個金額上限~
漏報薪資所得稅該怎麼辦
萬一不小心漏報稅了怎麼辦?先別緊張,這種情況比你想像的還要常見,而且還是有補救方法的。
從稅務角度來看,公司漏報員工薪資其實並不會讓公司變成逃漏稅,因為員工薪資本來就是公司的營業成本,漏報反而會讓公司的成本變低、利潤變高,繳更多營利事業所得稅。但是,公司仍然會因為扣繳不實而遭到處罰。
如果你發現有漏報的情況,最好的策略就是主動補報。根據相關法規,企業在申報截止後,如果在未經檢舉、稅務機關或財政部調查前,自行發現有漏報、低報等情形,可以主動補報及補繳稅款,雖然會加計利息,但不會被處罰。

補報的程序其實不複雜,你需要重新填寫一份完整的申報書,在「申報憑證」欄註明原申報書的收件號碼,檢附繳款書及相關資料,重新辦理申報手續就可以了。如果只是錯報而不是漏報,在申報期限內你還可以用網路將正確資料重新上傳,或重新填寫正確申報書寄送給負責單位處理。
當然,誠實申報永遠是最好的策略!與其擔心漏報的後果,不如一開始就建立完善的薪資管理制度,避免這些問題發生。
要怎麼申報員工薪資所得?
每年一月底前,企業作為扣繳義務人,需要將前一年度扣繳各員工的所得及扣繳稅款數額開具扣繳憑單,或者針對不屬扣繳範圍及未達起扣點的所得資料開具免扣繳憑單,然後彙報給該管稽徵機關。聽起來很複雜對吧?其實掌握正確的流程,申報並沒有想像中困難。
首先,你需要確認每位員工的薪資落點。目前以員工月薪 88,500 元作為分界點,如果員工月薪沒有超過,那原則上就不用代扣。當然可能也會有員工選擇超過 4 萬扣 5% 的方式,這就要再留意一下。
而針對月薪達 88,501 元的員工,則會因為薪資區間及配偶、受扶養親屬數量的不同而影響扣繳稅額。(延伸閱讀:2025 薪資所得扣繳稅額表看這裡!4 個代扣所得稅注意事項大整理)
接下來,你要請符合扣繳條件的員工填寫「薪資所得受領人免稅額申報表」,讓他們將個人資料、配偶及受扶養親屬的基本資料填上,這些資訊將作為你計算扣繳稅額的依據。特別要提醒員工的是,如果有結婚、離婚、配偶死亡、受扶養親屬人數異動等情況,需要在 10 天內通知公司更新資料。
有了這些基礎資料後,你就可以根據財政部每年公布的「薪資所得扣繳稅額表」來幫員工扣繳稅額。這個過程需要仔細對照員工的月薪金額、配偶及受扶養親屬人數,找出對應的扣繳金額。
整個申報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區分應稅項目和免稅項目,免稅項目不用申報但要留存證明文件,應稅項目則要確實申報避免漏報風險。由於這是一整年度且全員工的紀錄,整理與統計工程相當浩大,很多企業都是從年底就開始整理,卻還是壓死線才完成。
讓申報變簡單:Swingvy 薪資模組助你一臂之力
所以,這邊要再偷偷置入一下,因為手動整理一整年的薪資資料真的很麻煩,再次誠摯邀請您體驗看看 Swingvy 薪資系統~
除了能清楚的區分應稅與免稅項目之外,還可以發放符合台灣法規又簡潔好看的薪資單。最讚的是,系統還能快速匯出年度所得稅申報檔,大幅縮短你的申報準備時間,也能確保申報的準確性。
總結
再重新幫大家整理一下應稅、免稅薪資項目的重點:
- 伙食費 3,000 元免稅,但要算勞健保
- 加班費 46 - 54 小時內免稅,超過就要課稅
- 特休未休換算的工資和資遣費都有屬於免稅項目
- 申報要誠實,漏報風險大於節稅效果
讓薪資管理變得更輕鬆
你還在套超復古的 Excel 公式,一個一個項目拉出員工薪水!?其實,你可以有更現代化、更快速的選擇!Swingvy 是一個專為中小型企業打造的「雲端人資系統」,透過簡單的設計、實用的功能,每人、每月訂閱制的服務,輕鬆幫你解決頭大的人事、薪資作業👍👍
別再讓複雜的薪資計算佔用你寶貴的時間了,立即預約➡️ Swingvy 人資系統線上介紹